母嬰用品

當前位置 /首頁/親子活動/母嬰用品/列表

怎麼算陰陽五行

怎麼算陰陽五行,天地萬物都有多種多樣的聯絡,而任何事物都是由陰陽五行構成的,物質有陽質陰質這兩種表現形式,那麼怎麼算陰陽五行,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下吧。

怎麼算陰陽五行1

怎麼算陰陽五行

陰陽八字五行怎麼算

五行八卦分為陰陽五行和八卦理論。

“五行”具體是指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五行”學說同今天的數學、物理、化學一樣,一直是中國古代先賢從事各種研究的工具與方法,無論道家、醫家、兵家、儒家、史家、雜家、歷算家都必須精通“五行”。

八卦,是陰陽、五行的延續,也或將萬物分作為八卦。八卦是:幹、坎、艮、震、巽、離、坤和兌。

八卦通常運用在方位、測卦、風水等學科上。而最能將八卦發揮得淋漓盡致是梅花易數這學科。

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用“—”代表陽,“— —”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圖中的符號按照順時針下來依次是:坤(代表地),震(代表雷),離(代表火),兌(代表沼澤),幹(代表天),巽(代表風),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列為上面是坤卦,下面是坎卦就叫“地上有水,是師卦”,而如果是上面是坎卦,下面是坤卦,也叫“地上有水”但卻叫比卦。在《易經》裡有詳細的論述,我就不多作敘述了。

怎麼算陰陽五行

八卦相傳是伏羲所造,後來用來占卜!

五行學說是古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他們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現。

陰陽五行中三伏天的計算方法

什麼叫“三庚”

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四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什麼是“三伏”

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入伏的時間是按照天干地支記日來推算的,具體方法:夏至後的第三的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所以初伏、末伏固定都是10天,而中伏有時是10天有時是20天,即若夏至後第五個庚日在立秋前,則第六個庚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中伏為20天;若夏至後第五個庚日在立秋後,則第五個庚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中伏就為10天。推薦閱讀:陰陽風水五行是怎樣的

八字五行如何計算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個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進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來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線是以立春這一天的交節時刻劃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七年級劃分。

如某人陽曆2000年2月4日22點17分生, 由於陰曆2000年交立春是陽曆2000年2月4日20點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處的節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農曆每月七年級為分界線, 而是以節令為準,推薦閱讀:天地陰陽五行是怎樣的

怎麼算陰陽五行2

陰陽五行說

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漢族哲學思想的結晶,這一不朽的結晶不但不隨歲月的流逝、科學的突飛猛進淡出人們的視線,相反她的不曾被人們完全理解的深奧的哲理、隨著認識的昇華越來越彰顯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意識到,她非但不是某些人無情扣上的的樸素認識論,反倒是現代思維哲學的集大成,不由得讓我們萌發出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的真正發源地恰恰是我們中國。

陰陽五行學說主要由陰陽五行與五運六氣兩個相對不同邏輯範疇的概念與關係所組成,其與現代哲學的關係,簡單的說屬於系統的理論邏輯與邏輯認識方法的關係。

換一句話來說,現代哲學的基本觀點和原理其實都是在證明或闡述陰陽五行學說的科學性。如果沒有陰陽五行理論的系統邏輯,那麼,現代哲學闡述的基本觀點和原理就是一盤散沙。比如說,現代哲學其實就是以矛盾為立論基礎,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為其具體鋪墊的思維方法,也是客觀世界普遍遵循的規律。

有道是,任何理論都是抽象的,若未採取特定的思維藝術或與具體事物結合之前,不但不能具備具體的`含義,而且也無法形成完整嚴密的思維體系。所以,儘管現代哲學在所有單個的認識層面很深入也較全面,但其畢竟未能採用陰陽五行學說那樣的思維藝術,所以,它的不同認識層面就無法有機的銜接,形成一種反映事物在一定的存在形式中、能在時空上一脈相承的動態變化的思維體系。

怎麼算陰陽五行 第2張

陰陽:《周易》一書經過千百年的演變流傳至今,成為了中國的一種哲學思想,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對人們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要對周易有一定的瞭解才能參透其中的道理,在周易大全中,周易的基礎就是陰和陽。中國人認為,宇宙間有兩大勢力,一為陽,一為陰。這樣的思想,明顯是從感性直觀中抽象而來的。

就人生活的空間而言,有天,有地;就一整天來說,有白天,有黑夜;就一個白天來說,有中午陽光四射的時候,又有晨曦微露和黃昏日落的時分;就人的生命來說,有朝氣十足的青年,又有遲鈍的暮年;就人的事業而言,有順利的時候,又有處於逆境的時候,等等。

中國人將諸如光明的、正面的、處於控制地位的力量,概括為陽,將陰暗的、負面的、處於從屬地位的力量概括為陰。陰陽這兩大勢力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沒有陰,就沒有陽,沒有陰氣的作用,光憑陽氣是無法化生萬物的。反過來也一樣。二者之間相互影響,陽對於陰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陰對於陽也是如此。二者相互作用,宇宙間因此有了活力。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陽氣是開,陰氣是合。一升一降,一開一合,構成了宇宙的動勢。

一切變化的根源就來源於這二氣的作用。要把陰陽概念解釋清楚我們必將要懂得認識的基本方法,如果我們把感性認識層面、理性認識層面、理性具體認識層面——這些不同邏輯範疇的概念混淆在一起,如一時上為陽、下為陰。外為陽、內為陰,一時又熱為陽、寒為陰,氣為陽,血為陰,從表面上看彷彿都是對的,實質上在自己的意識中依然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這也是傳統上把陰陽五行理論引向樸素認識論誤區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在這裡我們首先要明確,陰陽五行學說中的陰陽概念屬於理性認識範疇的概念,是陰陽五行學說立論的基礎。

在這個確定的認識層面簡單地說,陰陽就是一種定性的矛盾分類方法。如天為陽、地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氣為陽、血為陰等等就屬於對陰陽的具體定性表達(即理性具體認識範疇的哪方為陽,哪方為陰的具體表達,且在具體運用中雙方的屬性不能任意的顛倒或混淆。否則就將帶來認識的失誤)。所以,理性認識範疇的陰陽概念與矛盾概念一樣,自身沒有具體的含義,只有利用它分析和認識具體事物時,它的意義才有可能隨著我們對事物在實踐中的認識而彰顯出來——這個過程也就是理論又回到實踐的過程。陰陽可以互相轉化,同時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

就是說,陰與陽的每一個側面都以另一個側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陰,陽就不能存在;沒有陽,陰也不能存在。正如沒有幹,就沒有坤,沒有天,也就沒有地一樣。陰陽互相依存,互相為用。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陰陽的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表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

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進而體會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係,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並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進而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宇宙的基本規律。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著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所以說,陰陽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

陰和陽,既可以表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來分析一個事物內部所存在著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以天地而言,天氣輕清為陽,地氣重濁為陰;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潤下屬陰,火性熱而炎上屬陽。任何事物均可以陰陽的屬性來劃分,但必須是針對相互關聯的一對事物,或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這種劃分才有實際意義。

如果被分析的兩個事物互不關聯,或不是統一體的兩個對立方面,就不能用陰陽來區分其相對屬性及其相互關係。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一方面表現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和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另一方面,體現於事物的無限可分性。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處處體現著陰陽學說的思想。陰陽學說被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五行:所謂五行,就是 木、火、土、金、水。研究它第一個要注意的,假使算命先生算命,把行認為是走路,那就絕對錯了。

我們翻《易經》,乾卦的“天行健”這句話,這個“行”是代表運動的意思,就是“動能”,宇宙間物質最大的互相關係,就在這個動能。這個“動能”有五金,以木、火、土、金、水作代表。也和卦一樣,是種傳統符號,不要看得太嚴重了。所謂“金”並不是黃金,“水”亦並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樣,千萬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種物質。上古文化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就是現代的地球文化,地球外面的五星,對我們的關係很大。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

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並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係,在不斷的相生相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

根據五行學說,“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土爰稼穡”,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金曰從革”,凡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則歸屬於金;“水曰潤下”,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動的事物則歸屬於水。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後,將其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

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絡,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影響。中醫學應用五行學說以解釋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機體病理變化,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科院曾邦哲的結構論認為從數學拓撲幾何學或圖論的角度分析,五元素的聯接方式正好等價於金剛石的化學鍵連線模型,因而稱之為超穩態結構模型。

現代人對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解現代人對五行相生的理解:金生水,因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從地球內部轉化而來的;水生木,因為水灌溉樹木,樹木便能欣欣向榮;木生火,因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燒盡,則火會自動熄滅。火生土,因為火燃燒物體後,物體化為灰燼,而灰燼便是土;土生金,因為金蘊藏於泥土石塊之中,經冶煉後才提取金屬;現代人對五行相剋的理解:金克木,因為金屬鑄造的割切工具可鋸毀樹木; (有礦的土地不長草)木克土,因為樹根吸收土中的營養,以補己用,樹木強壯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補充,自然削弱;土克水,因為土能防水;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水克火,因為火遇水便熄滅。火克金,因為烈火能溶解金屬;推薦閱讀:陰陽五行原理

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的順序為,木生火,火生土,上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說,由水氣生成的木氣,再山木生出火氣,就這樣無限地迴圈往復。這種迴圈相生的思考方法來源於一種非常樸素的理論。

1、木生火古時候,為了得到火,最原始最簡便的方法就是鑽木取火。這是自然之理,木生火就這樣地發生了。火生土:物質如果燃燒,留下的是灰。灰是上氣,火生土乃真正的自然之理。

2、土生金礦物、金屬之類多埋截於土中,人只有通過挖上才能提到金屬。因此是土生出金屬,即土生金。

3、金生水金在高滋下被融解,變成了液體,即金生水。也可理解為當空氣中的溼度大時,金屬表面容易產生水滴,即金生水。水生木:一切植物(即木氣》均山水生。如果沒有水,草木將枯死,故木乃山水所生。

五行相剋五行相剋是指木、火、上、金、水五氣依次剋制對方。其順序為木氣克土氣、土氣克水氣、水氣克火氣、火氣克金氣、金氣克木氣。被金氣所佔的木氣,再次去克土氣。如此的迴圈往復。同相生一樣,相剋也是來源於單純樸素的理淪。

1、木克土木扎進土地裡,使得土地固結和破碎。大樹自不消說,就是小小的灌木、柔軟的野草班菜之類的根部也能固結或破碎土地。這就是所謂的木克上。

2、土克水上乃皿水之物。水不停地流動、滿滋、漲落,如果沒有土的話,就止不住滿滋的水。抑制這水之力的東西枕是普通的土。當洪水到來的時候。起防水作用的東西,無淪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土。同作為應急措施的土堆相比,更為長久的防水對策則是構築土坎的堤壩。堤壩都是以土之力抑制水力之物。所謂的土克水,即是指此。

3、水克火水能滅火,在今天乃是不言自明之理。滅火的從好辦法是澆水。水能勝火,防火即需水,火克金;金城不管多麼堅硬,但在烈火的灼燒之下,都會軟化變成液體。因此火可克金。

4、金克木高商聳立的喬木,如遇到斧子的陰擊便會死去。鋸子、手斧,一切帶刃的東西都是報傷樹木之物。總之因為帶刃的東西即是金城,所以金克木之理得以成立。

TAG標籤:陰陽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