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保健

當前位置 /首頁/養生生活/生活保健/列表

野象群北遷40余天路程達400公里

截止5月30日,雲南15頭亞洲野象仍在向北遷徙,40余天的路程已長達400公里。“北遷”的日子裡,它們白天尋找一個無人打擾的林間、空地休息,夜晚開始穿越村莊、農田徒步,也曾闖入縣城和當地居民的家中“肇事”。

野象群北遷40余天路程達400公里1

5月30日,雲南15頭亞洲野象仍在向北遷徙,40余天的路程已長達400公里。

它們原生活在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自4月16日起,17頭野象從普洱市墨江縣遷徙至玉溪市元江縣,其中2頭返回墨江,其餘15頭繼續從元江行至紅河州石屏縣寶秀鎮,並於24日抵達玉溪市峨山縣。

據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訊息,30日上午,在峨山縣逗留6日後,野象群已進入玉溪市紅塔區境內。

“北遷”的日子裡,它們白天尋找一個無人打擾的林間、空地休息,夜晚開始穿越村莊、農田徒步,也曾闖入縣城和當地居民的家中“肇事”,吃掉不少玉米和禾苗,還踩死了一村民家的兩隻雞。

資料顯示,野象群在元江縣、石屏縣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這些數字還在動態增長中。

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2個無人機監測小組,利用無人機紅外功能不間斷地對野象群實施勘察、跟蹤,由聯合指揮部通知沿邊群眾及早做好撤離和防範準備,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

同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派出5名專家於30日前往紅塔區,與指揮部共同商討應物件群北遷相關措施。

貴州省野生動物與森林植物管理站研究員冉景丞告訴新京報記者,本次野象遷移並非有意識的,“它們可能是在‘漫無目的’地尋找‘出路’”,如果野象群一直沒找到棲息地,它們也有可能原路返回。

野象群北遷40余天路程達400公里

野象群在縣城遊蕩,“大象在外,小象在裡”

5月30日凌晨,雲南北遷的15頭亞洲野象進入玉溪市紅塔區大灣村附近。地圖顯示,大灣村位於峨山縣峨峰山以北20公里左右,此前6天時間裡,它們一直在玉溪市峨山縣逗留。

據峨山縣相關部門介紹,這15頭野象中,有成年雌象6頭,雄象3頭,亞成體象3頭,幼象3頭。

在野象群經過之前,地方派出所會提前通知村民撤離,讓他們在田間疏散,可以離村躲避,也可以藏身自家房頂或二樓。有村民為防止大象進入民宅,選擇用拖拉機堵住院門。儘管如此,還是有人與野象群相遇。

5月27日晚,野象群在峨山縣城遊蕩其間曾走進一家車行。

車行監控顯示,它們保持著“大象在外,小象在裡”的基本隊形,翻越高速路從後門進入車行,大大的身軀幾乎頂到車行的門簷,當時正好在車行裡的老闆緊急躲進一輛車內避險。

老闆王先生形容,野象走路如同貨車經過,可以感受到每一步的震動,它們用鼻子把車行門前的柵欄掀翻,其中有一頭野象在他面前轉身而過,“當時與它就是大眼瞪小眼,我只好裝死,不敢動,氣都不敢喘,現在想起來都後怕。”

在峨山縣城徘徊許久後,28日下午,野象群翻越峨峰山向玉林酒廠方向行進。

酒廠附近的路上留下了它們沉重的腳印,長至60釐米、寬約40釐米的`小坑記錄著它們的行動軌跡,隨後這個軌跡又延伸到深山之中。

野象群北遷40余天路程達400公里 第2張

野象留下的腳印比成年男子腳掌大一圈,腳印深至腳踝。

在上山的一小段陡坡上,本沒有路的山地被野象群開墾出一條小路,筆直的路線一直通到山上,灌木叢被踏平,泥土被翻新,途中還留下了它們的糞便。

29日晚間,野象群又走出了峨峰山,在紅塔區南安哨村一水塘休整後再次出發北上,沿著山脊到達大水衝村,這裡距昆明邊界僅有20餘公里。

紅塔區大密羅社群監委會主任施家雲目睹了野象入村全過程。29日晚至30日凌晨,他一直在大水衝村負責居民安全工作,他回憶說,昨晚村裡使用渣土車堵住了進出口,並用廣播宣傳提醒居民注意安全,並把老人和孩子轉移到了安全的房屋內。

當野象闖到村民家中時,大家都只能躲起來遠遠地觀望。

大水衝村一村民回憶,昨晚一頭野象用腳踢開了某戶村民的院門,“弓著腰、收著肚子進入屋內”,該村民房屋頂樑上還有野象背上的黃色泥巴,門口一吊燈被撞壞,院內一片狼藉。

“水缸裡養了20多條黃鱔,水缸被撞翻後黃鱔順著水道逃走。雞籠裡面養了四隻雞,其中兩隻被一腳踩死,一地雞毛。”

野象群北遷40余天路程達400公里2

據悉,之前生活在雲南西雙版納州勐養子保護區的15頭亞洲象經過一個多月的向北遷徙,目前已進入玉溪境內。只是這些大象至今沒有停止腳步的意思,仍舊北上,再往上就到昆明瞭。

資料顯示,野象群在元江縣、石屏縣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

野象群北遷40余天路程達400公里 第3張

有村民回憶,一頭野象用腳踢開了某戶村民的院門,水缸裡養了20多條黃鱔,水缸被撞翻後黃鱔順著水道逃走。雞籠裡面養了四隻雞,其中兩隻被一腳踩死,一地雞毛。

專家表示,本次野象遷移並非有意識的,它們可能是在漫無目的地尋找出路。如果野象群一直沒找到棲息地,它們也有可能原路返回。

人類在當地種植橡膠林、茶葉等經濟作物時,變相減少了亞洲象的覓食空間,象群的遷移可能與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