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當前位置 /首頁/養生生活/家庭/列表

家長們注意了,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往往是家庭狀態的畸形

家長們可要注意了,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往往因為家庭狀態的畸形,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當一個家庭生病了,一定會有一個或多個成員把家庭的病症呈現出來。

家長們注意了,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往往是家庭狀態的畸形

而這個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今天的話題比較沉重,我們選取了兩個現代家庭中容易出現的畸形狀態,請認真讀,如果你的家庭沒有這樣的畸形狀態,恭喜你;如果有,那你一定要重視。

1、母子同盟

“母子同盟”是心理醫生對家庭關係的一種描述。在一些家庭裡,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很權威的父親,斥責母親過度的嬌慣和縱容孩子,而不爭氣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著母親。 “母子結盟”常常是經久綿長,無堅不催。這樣的母子關係可能會是男人心中無窮的煩惱。你和太太紅臉的時候,就能從孩子的眼中讀到恐懼或是憤怒,你叫他“寶寶”的時候,他會扭頭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給孩子一些苦頭,找孩子的一些彆扭,你立即會發現自己陷入一種困境,因為任何對孩子的不滿都自然的歸因於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轉眼就成了驢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個心理學描述是父親在家庭情感關係或權利系統中缺席,比如長期的出門在外,個性鬆散自由,放任不羈,沒有責任感等。母子依戀成為家庭情感維繫的中心,母親和孩子構成一種補償性“婚姻關係”。這樣的家庭關係中,孩子是父親腿上的一個“袢馬繩”,母親會主動的給丈夫呈現甚至誇大孩子的問題,以此來向丈夫“索取”應該得到的關心。在旁人看來,這樣的母親有兩個孩子,一個是永遠長不成熟的丈夫,一個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另一類“母子同盟”出現的原因,是因為一些人格不完整,內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認同和對親密關係不信任的母親,通過下意識的對孩子的深層依戀來獲取內在的穩定。一般來說,母子熱戀是孩子從出生到兩歲之間的一種母子不可分離的相互依存的狀態,個性依賴的母親會被這種深度親密帶來的愉悅感所迷醉,以至於對孩子“成癮”。在這樣的家庭關係中,母親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時候,父親卻常常是客廳或小房間裡的睡客。有時侯,個性弱的父親可能成為一個家庭情感的邊緣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討好母子來維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母子同盟”的最直接傷害,就是會讓孩子嬌氣、過度依賴母親,長大了,也缺乏擔當和責任心。

2、不正確的關愛

許多對孩子的無理要求都被包裝在美麗的語言中。

幾乎所有家庭在交流內容方面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內部禁忌,這些限制代表著家庭的文化意識,權利等級與家庭的“遊戲規則”,從中也可考量家庭成員間的親密距離。

來看看這樣的一種情景:孩子快樂的回到家,興奮的說:“爸!媽!我今天的物理考試拿了95分。”媽媽認真的說:“先別高興,告訴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績是多少”?爸爸接著說:“想想那5分為什麼要丟”。待孩子收藏笑臉,快樂盡失,躲進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臉上才有了笑容,說道:“我們的孩子還真不錯”。擔心孩子驕傲而不敢公開的分享孩子的快樂,使家庭內部的交流變得無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認同的熱情也被挫敗了。

也許是文化的原因,中國的父母習慣替孩子做決定,小到穿衣吃飯,大到讀書就業,彷彿不仔細管就是父母的失職。大多數喜歡韓國音樂的孩子不會和喜歡看韓國電視劇的父母交談對韓國文化的感覺,如果這樣做一定是自討不愉快。喜好爭強好勝的孩子不敢與同樣好勝的父親討論人際關係,即便討論也會是一些虛假之詞。許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討論父母的對錯,或參與父母間的情感活動。父母本意是為孩子好,為孩子創造理想的生存空間,結果卻是忽略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生動的,多樣化得的特點,恰巧讓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臺大顯身手的機會,減弱了成長的動力。

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對孩子任何獨立思想與行為大加壓制的人,形成“惡性迴圈”,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種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學描述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來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著想,孩子替父母親分憂,實際上,人人都受壓抑與限制,個個心情都不舒暢。

TAG標籤:家長 家庭 畸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