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當前位置 /首頁/養生生活/家庭/列表

豆蔻年華什麼意思

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

豆蔻年華什麼意思1

幼年時期

湯餅佳期: 舊俗中,壽辰及小孩出生第三天或滿月、週歲時舉行的慶賀宴會叫“湯餅會”。舊時,小孩出生三天,會請公婆或產婆,用艾葉水給小孩洗澡,稱“洗三朝”,故稱“湯餅之喜”。

赤子: 清代李慈銘在《越縵堂讀書記·槎庵小乘》寫道:“尺字古通用赤······赤子者謂始生小兒僅長一尺也。”即在古代“尺”字通用的是“赤”字······赤子的意思是說剛出生小孩僅一尺長。

孩提: 尚在襁褓中的幼兒,指2到3歲的兒童。

始齔: 男孩8歲,女孩7歲。根據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又稱“齠年”或“髫年”。

總角: 古時兒童兩邊梳辮,如雙角,稱“總角”,多指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詩經》有云:“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幼學: 孩子10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

少年時期

金釵之年: 指女孩12歲。在古代,女子12歲時要在頭上佩戴釵飾,家中為了慶祝女孩子告別童年,會送給女孩子一隻金釵作為禮物,故稱12歲為“金釵之年”。

豆蔻年華: 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未到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女時代為“豆蔻年華”。

及笄: 指女子15歲。及笄是古代漢族女子的成年禮,俗稱“上頭”“上頭禮”。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規定貴族女子在訂婚以後出嫁之前行笄禮。一般在十五歲舉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則年至二十也行笄禮。

志學之年: 多指男子15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即15歲乃求學問道的年紀。

青年時期

舞勺之年: 指男孩子13至15歲,據《禮記·內則》記載,在這期間男孩子要學習勺舞。孫科《革命逸史序》:“年逾舞勺,即加入興中會,親炙總理,從事革命。”

舞象之年: 代表古代男子15歲至20歲,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語出《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御。”《疏》曰:“成童,謂十五以上;舞象,謂舞武也。熊氏雲:“謂用干戈之小舞也。”

破瓜、碧玉年華: 女子16歲。

弱冠: 古代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桃李年華: 女子20歲。陸游有詩云:“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佔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

花信年華: 女子24歲。

而立之年 :30歲,《論語》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 30歲。《禮記·內則》曰:“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中年時期

豆蔻年華什麼意思
  

不惑之年: 《論語》有言:40歲為“不惑之年”。

艾: 50歲。《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命之年: 50歲。“知命”出自《論語》:“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老年時期

耳順之年、花甲之年: 古人指60歲,“耳順”來自於《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國還有干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

耆: 漢人戴聖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

古稀: 古人活到70歲,就很不容易了。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喜壽: 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 均指八九十歲。

傘壽: 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米壽: 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耋: 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

白壽: 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期頤: 指百歲高壽。

豆蔻年華什麼意思2

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1、垂髫(tiao)

初生嬰兒為襁褓。而垂髫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

2、總角

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3、豆蔻

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的少女(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唐代詩人杜牧的《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頭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來比擬體態輕盈、芳齡十三的少女,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傳至今,後世使用“豆蔻年華”一語形容少女,不拘泥於杜牧所說的`“十三餘”這個具體年歲。(另:金釵之年:女子12歲;豆蔻之年:女子13歲;及笄之年:女子15歲;碧玉年華:女子16歲;桃李年華:女子20歲;花信年華:女子24歲。)

4、束髮

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豆蔻年華什麼意思 第2張
  

5、弱冠

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

6、而立

是男子三十歲,三十歲的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簡單的說,三十歲的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業、立家三個方面概括。(立,“立身、立志”之意)。

7、不惑

是男子四十歲,“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人到了四十歲,咀嚼了事態的冷暖,感懷了歲月的無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在經歷了許多疑惑、彷徨、振奮、欣喜之後,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少了激情,多了沉穩;少了衝動,多了冷靜;少了煩惱,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責任;少了盲從,多了自我。四十歲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對外,他明白了社會;對內,他明白了自己;對自己,他明白了責任。 (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8、知命(又稱“知天命”、“半百”)

是男子五十歲,“五十而知天命”。中國古代哲學中把天當作神,天能決定人類命運。在孔子的學說中,還儲存有“天命”的觀點。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因果報應,他知道了,命裡有的一定有,命裡沒有的彆強求,樂天知命,絲毫強求都沒有,到五十歲明白了這個道理,一切通達了。人生已經過去一大半了,大體基本輪廓依稀可見,無論是學識,還是閱歷,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應該不變了。到了五十歲,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軌跡,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責任,不懈怠。(知命,“知天命”之意)。

豆蔻年華什麼意思3

豆蔻年華是幾歲?

弱冠之年是多少歲:13-14歲的女生

肉豆蔻:就是指女生的年齡層(十三四歲),文學著作中的肉豆蔻:詩詞中常見以形容美少女。為十三四歲的美少女,一如肉豆蔻的含苞欲放,這一形容十分準確栩栩如生。

豆蔻年華是什麼意思 ?“弱冠之年”在文學類裡是形容嫋娜美少女的常用語,如杜牧《樊川文集》有“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之語。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欲放,因此作家使用“肉豆蔻稍頭二月初”來形容“娉娉嫋嫋十三餘”的美少女,言其青春年少而體形優美,自自此大家便常以“弱冠之年”一詞專指十三四歲並未成年人的美少女。

豆蔻年華什麼意思 第3張
  

豆蔻年華的拓展

及笄:發音【jíjī】及笄之年的含意及笄之年專指女人滿15歲,描述古代女人已到完婚的'年紀,源於《禮記·內則》:“女人……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亦作“既笄”,笄:束髮用的髮簪。

時候女人十五歲時許配給的,當初就束髮戴上髮簪;未許配給的,二十歲時束髮戴上髮簪。古代女人滿十五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人滿十五歲為及笄,也指已到完婚的年紀。

豆蔻年華是什麼意思?“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人的“大節日”,從這一年生日逐漸,便是男孩和女孩青年人最適合的結婚年紀了。及笄之年和將笄之年的差別“將笄之年”並不是“及笄之年”,“將笄”是即將到“笄年”都還沒到,“及笄”則是早已到“笄年”。

TAG標籤:豆蔻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