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樂園

當前位置 /首頁/娛樂八卦/開心樂園/列表

有關禮儀小故事(彙編15篇)

有關禮儀小故事1

(一)張良拜師

張良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志為韓國報仇。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有關禮儀小故事(彙編15篇)

張良在下邳閒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衝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裡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5天以後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裡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麼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麼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後他拿出一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跡了。以後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覆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佔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採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劉邦稱帝后,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一起。

(二)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三)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遊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四)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有關禮儀小故事2

西方遊客在遊覽河北承德時,有人問“承德以前是蒙古人住的地方,因為它在長城以外,對嗎?”導遊員答:“是的,此刻有些村落還是蒙古名字。”又問:“那麼,是不是能夠說,此刻漢人侵略了蒙古人的地盤呢?”

導遊答:“不就應這麼說,就應叫民族融合。中國的北方有漢人,同樣南方也有蒙古人。就象法國的阿拉伯人一樣,是由於歷史的原因構成的,並不是侵略。此刻的中國不是哪一個民族的國家,而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客人聽了都連連點頭。

有關禮儀小故事3

從前有一隻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非常不禮貌。一次他去上學,一隻蝸牛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凶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著一腳踢了過去,把蝸牛踢得滾出去非常遠。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裡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於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過去。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到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嚐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想一想,你有過小老鼠這樣的舉動或心理嗎?

禮儀教育分步走

第一步:氛圍

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首先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例如在孩子的教室或者臥室等地方貼上關於文明禮儀的繪畫或者海報,平常播放一些古典高雅的音樂,多為孩子講一些關於德育教育的故事等。

第二步:榜樣

在幼兒園裡,老師對孩子說話時一定要多注意使用文明用語,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例如吃飯的時候不喧鬧,坐下來的時候不要蹺二郎腿等,給孩子樹立一個正面的'榜樣。

第三步:繪本

一本簡單的繪本擁有豐富的色彩、有趣的形象、簡單的故事,讓孩子對它充滿好奇。所以,利用繪本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因為繪本中的小公主或者小英雄是孩子的偶像。

第四步:遊戲

做遊戲是每個孩子最喜歡的事情,而且做遊戲是團體活動,需要孩子去磨合,更能讓孩子從中學到待人處事的道理。比如丟手絹或者二人三足的遊戲,不僅好玩,而且非常考驗孩子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有關禮儀小故事4

粗魯的小老鼠

從前有一隻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

一次他去上學,一隻蝸牛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凶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著一腳踢了過去,把蝸牛踢得滾出去很遠。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裡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於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過去。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到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嚐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

想一想,你有過小老鼠這樣的舉動或心理嗎?

有關禮儀小故事5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就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與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就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就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非常多人都向他學習。

有關禮儀小故事6

參觀

南方某市五年前與國外的一座城市結為“友好城市”。值五週年之際,該市被邀請前去參觀。為了此次出國參觀能順利進行,該市指派一位副市長專門負責組織這項參觀活動。

這位副市長很有經驗。他首先提出參觀人員名單,並對全體參觀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學習參觀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習俗等方面的知識。此外,他還對全體參觀者進行了分工,把領隊、接洽、翻譯、食宿、安全等工作落實到個人,同時也把提問、記錄、錄音、拍照等任務分配到人。

最後,他還請禮儀專家給全體團員講授出國參觀的禮儀規範,對團員的著裝、交際應酬等方面做了具體的規定。

該團出國參觀結束後,外國朋友對團員在參觀時的表現十分讚賞。

有關禮儀小故事7

有桌上的故事,草叢的故事,天上的故事,而我卻想寫個禮儀的故事!

“開飯啦!開飯啦!”媽媽叫了起來,今天爺爺要來,媽媽做得十分豐富。我三步並兩步地衝向了飯桌,看著這一桌誘人的美食,我的口水就像瀑布,可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啊!我的眼睛也閃著光芒,一屁股坐在了位子上,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我的筷子開始夾菜,我的筷子像一架無情的戰鬥機,衝向了土豆絲的國土,就在這時一架音速戰機跟我的戰鬥機撞上了,我看了看原來是媽媽呀!我悻悻的說:“我要吃飯了!”我明顯不高興了,可媽媽對我說:“你瞧瞧爺爺沒吃,我和你爸也沒吃,你就吃了,是不是很不禮貌。”我低下了頭。

大家都吃了,我夾菜的速度幾乎是媽媽剛把食物放入嘴中的後一秒我就嚐到了食物,我不停的往嘴裡放菜,我的嘴像一個瘋狂的機器一刻不停的動著,這時我說話了,一邊吃一邊說,我嘴中的米粒像炸彈似得衝向了飯桌各地,媽媽又說:“你看,一邊吃飯一邊說話,把米粒濺在菜裡,桌上,還能讓別人吃嗎?”我臉紅了,十分慚愧。

禮儀對人類十分重要,沒了禮儀世界就亂套了,我們一定要做個懂禮儀講文明的好孩子。

有關禮儀小故事8

1.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遊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

楊遊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

楊、遊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遊,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2.列寧同志禮讓女工

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

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3、面試

給大家講個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招工,對學歷、外語、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質人才都來應聘。

這一些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後一關:總經理面試。 這些年輕人想,這很簡單,只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準十拿九穩了。

沒想到,這一面試出問題了。一見面,總經理說:“很抱歉,年輕人,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

年輕人說:“沒問題,您去吧,我們等您。”

老闆走了,年輕人一個個躊躇滿志,得意非凡,閒不著,圍著老闆的大寫字檯看,只見上面檔案一摞,信一摞,資料一摞。年輕人你看這一摞,我看這一摞,看完了還交換:哎喲,這個好看。

10分鐘後,總經理回來了,說:“面試已經結束。”

“沒有啊?我們還在等您啊。”老闆說:“我不在的這一段時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面試。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人被錄取。因為,本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別人東西的人。”

哎呀,這些年輕人一聽啊,捶胸頓足。

他們為什麼這麼感慨萬千呢?他們說:“我們長這麼大,就從來沒聽說過不能亂翻別人的東西。”

4.嬌嬌和媽媽去參加老同學聚會。

用餐時,大人們舉杯換盞盡情地聊著,嬌嬌伸著筷子,看哪盤菜好吃就一個勁兒地挑著吃,一副不管不顧的樣子。

有人開了個玩笑說:“這小丫頭真精啊!”

媽媽聽了簡直無地自容。是呀,在家裡吃飯這不算什麼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緊著嬌嬌吃。像三鮮蝦仁這道菜,嬌嬌就專挑蝦仁吃,姥姥還幫著她挑,直到把盤子裡的蝦仁挑得一個不剩,留下一堆黃瓜片,她才住手。現在雖說到了外邊,可習慣已經成自然了,這丟臉的吃相一時那裡改得過來。

5.某小區7號樓劉家與李家住上下樓,是一對冤家對頭,經常為一點兒小事吵得鄰里不安。

劉家的鼕鼕天生淘氣,一兩歲就調皮得很,整天在屋裡折騰,穿著小皮鞋跑來跑去,玩具往地上亂摔。

李家的兩口年紀大了,心臟又不好怕吵鬧,聽不得樓板叮咚叮咚地響,自然要去提意見。可劉家的孩子淘氣慣了,不但沒改,反而越大越鬧騰,在房間裡拍球,跳繩。吵得樓下整天不得安生。

李家人上門去說,劉家大人護著孩子,小冬冬在一旁做鬼臉,之後又蹦又跳鬧得更歡。

有關禮儀小故事9

如此吃相

在與自己的同事一道外出參加一次宴會時,財政局幹事姜克美因為舉止有失檢點,從而招致了大家的非議。

姜克美當時在宴會上為了吃得暢快,在開始用餐之後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減輕自己身上的“負擔”。他先是鬆開自己的領帶,接下來又解開領釦、鬆開腰帶、捲起袖管, 到了最後,竟然又悄悄地脫去自己的鞋子。尤其令人感到不快的是,姜克美在吃東西時,總愛有意無意地咂巴其滋味,吃得訇然做響,並且其響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浪高過一浪”。

姜克美在宴會上的此番作為,不僅令他身邊的人瞠目結舌,而且也叫他的同事們無地自容。大家就此紛紛指責姜克美:丟了自己的人,丟了單位的人,也丟了大家的人。

有關禮儀小故事10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和媽媽12路去愛特購物。上車的人真多,我和媽媽上車後趕緊找了兩個座位坐了下來,很快車上就沒座位了。不一會兒,汽車開到了電影院站頭。這時,上來一個大約七十多歲的老奶奶,不等老奶奶站穩,車子又啟動了,差點把那位老奶奶給摔倒了,大家都好像沒有看見似的。而我呢,坐在一旁想:如果我把座位讓給她,那我自己離到站還那麼遠……我真是又想讓座,又不想讓座。這時彷彿有一個聲音在對我說:“你是一名少先隊員,應該講文明,講禮儀,要樂於助人。”我想了想,就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

就在我準備讓座的時候,忽然有一位七八歲的小女孩站起來了,她聲音甜甜地對那位老奶奶說:“老奶奶,您坐我的座位吧!”“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孩子!”老奶奶感激地誇獎這位小女孩。

望著這位大眼睛、圓臉蛋的小女孩,我忽然有一陣愧疚感:我最初為什麼猶猶豫豫,不想讓座呢?小女孩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讓我永遠難以忘記。

有關禮儀小故事11

老虎兩個人在森林裡,遇到了一隻大老虎。A就趕緊從背後取下一雙更輕便的運動鞋換上。B急死了,罵道:“你幹嘛呢,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二十一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特別是入關在即,電信,銀行,保險,甚至是公務員這些我們以為非常穩定和有保障的企業,也會面臨許多的變數。當更多的老虎來臨時,我們有沒有準備好自己的跑鞋?

有關禮儀小故事12

在一次印度官方代表團前來我國某城市進行友好訪問時,為了表示我方的誠意,有關方面做了用心的準備,就連印度代表團下榻的飯店裡,也專門換上了、舒適牛皮沙發。但是,在我方的外事官員事先進行例行檢查時,這些嶄新牛皮沙發卻被責令立即撤換掉。原先,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是敬牛、愛牛、奉牛為神的,因此,無論如何都不應當請印度人坐牛皮沙發。

這個事例證明,旅遊服務人員是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宗教禮儀。

有關禮儀小故事13

文明的禮儀,它伴隨著我們這座古都,從古至今,點點滴滴發生在我們身邊。

放學了,天空烏雲密佈,一道慘白劃過天際,隨之而來的是一聲響雷驚天動地, “嘩啦……”雨點好似墜落的小石塊一樣打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很快,形成一片水窪,漾起一道道漣漪……等了一會兒,雨卻沒有要“鳴金收兵”的意思,繼續肆無忌憚地落著。我只好撐起傘,背上書包,看見樓下已經成了“蘑菇”的世界:看那裡有一個五彩斑斕的大“蘑菇”,再看這裡有個印有卡通人物的“蘑菇”……我踏著水花繼續前行,突然,看見好友沒帶傘,正躲在過道下避雨,一對平日裡活潑的眼睛正呆愣愣地望著遠方。我輕輕地拍了他的後背, “我們一起走吧!”“這……”他猶豫了,“好吧。可是你只有一把傘呀!”“沒事,我書包裡還備有一次性雨披,”在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地聊著,絲毫沒有感覺到外界的寒風刺骨,而更多的,則是拉近的距離和溫暖。

有關禮儀小故事14

狐狸生日準備設宴請客。心想自己平時為人情送禮花費了不少銀子,何不趁做生日撈回一把。

在獸界狐狸也算個人物,親朋好友都來捧場。銀狐花狸,灰狼黑狽,黃狗白貓,老羊小兔,壯牛瘦馬,烏龜王八......都紛紛前來送禮慶賀。

設宴安排座位時,東道主狐狸將來客葷素分開:吃葷的和吃葷的坐在一個包廂,吃素的和吃素的坐在另一個包廂。來客都很髙興,誇狐狸就是聰明,分得清,合情合理。

但上菜時,葷食者席上卻多上素菜少上葷菜;而素食者席上則多上葷菜少上素菜。東道主狐狸還頻頻舉杯熱情勸酒:難得朋友相會,大家要盡興,吃好喝好,一醉方休!

其實,沒一個來客能吃好喝好的。當時在席上礙於面子又不好明說。

散席後剩菜都讓東道主狐狸自己打包帶回了家。

亊後有朋友不悅,談論此事。狐狸則虛陪笑臉地說:對不起,對不起喲,只怪當時服務小姐送錯了菜。

自那以後,狐狸的朋友就越來越少了。

有關禮儀小故事15

吃魚為什麼忌翻

在很多國家(地區)的餐飲禮儀當中,都講究吃魚時不要把魚翻過來,而是在吃完魚的上面一面後,把魚大骨拿掉,再繼續吃下面的魚肉,忌諱“翻”。

吃魚時忌諱“翻”,這種忌諱始於漁家,翻魚讓人聯想到翻船,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有時客人不知道這種忌諱,在吃魚的時候把魚翻了一面,主人會很生氣,還要把魚拿去重煮一遍。

有的地方忌諱“翻魚”的動作,有的地方忌諱說出“翻”字,當人們用筷子將魚翻過來時,會說“順魚”(把魚順過來),還有的地方會說“正魚”。有的地方,動作和語言都忌諱“翻”。

內陸少水少魚地區,從前多半並不講究,可是後來開汽車的人多了,也漸漸開始忌諱翻魚了。和翻船無關,和翻車有關

在某些地方,人們把魚從頭開始倒轉一面,叫做“掉頭”,是出海安全回來的意思。

有的地方吃魚,還有魚頭朝屋裡的講究。因為魚頭朝外,“餘”就從門口溜出去了。

但是聽說有的做股票投資的人喜歡“翻魚”,果真如此的話,那是不是請他們吃飯的時候,不要點“跳水魚”這道菜呢

TAG標籤:禮儀 彙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