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樂園

當前位置 /首頁/娛樂八卦/開心樂園/列表

幾番感慨幾聲嘆息散文

在南城工作二十多年了,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嚮往,那就是到原睦安鄉的磁圭村去走一走,看一看,領略領略它的古樸風貌。可每每將要成行時,皆因各種事由擦肩而過,實是遺憾。及至今日,當機會終於來臨時,怎不令人興奮!

幾番感慨幾聲嘆息散文

帶著些許的好奇和久違般的喜悅,我踏上了尋夢的旅途,一路的顛簸也沒能沖淡我的熱情。至目的地,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條寬約丈許的小溪,蜿蜒地穿村而過。近看,溪水清澈明淨,一眼見底,水流時緩時急,在溪底石頭和水草的阻隔下,幻化成各種姿態,讓人欣喜。然而讓我感覺不可思議的卻是小溪兩邊的石塝和跨溪石橋。石塝高一丈有餘,全部由大大小小的石塊壘成,石塊與石塊之間幾乎看不見粘結的泥土,皆依自身不規則的.形狀相互銜接堆砌而成,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砌結技巧,竟然能夠歷經幾百年的水流沖刷,依然堅不可摧,穩固如磐。石塝上大多長滿了一種名叫絡石藤的植物,類似於爬山虎,層層疊疊的藤蔓和觸角將石塊扎束得緊緊實實,更加堅固了石塝。石塝每隔二十米左右還砌有供村民下溪洗滌的石階,從最底層光溜溜的階石上,似乎能隱隱地聽到村婦的槌衣聲。跨溪的石橋有兩種,一種是由石頭砌成的拱橋,橋面雖不厚,卻能承載幾千斤重的車輛通行;另一種是更為簡單的長條石橋,每橋都由三、四根重達幾噸的直條青石拼合,橫架小溪兩岸,結實而耐用。

臨溪的是一條青石小路,依小路而建的便是一棟棟的古民居,大多為清代風格建築,家家都是兩進或三進的房子,皆有外門庭、照壁、院落,棟棟氣派輝煌。讓我感慨不已的是,這裡的房子間間雕樑畫棟,房屋各式構件雕刻極為精美,算是我見過的古建築裡面的精品了。我轉過了大夫第,穿過了悟軒居、環山草堂,走過了輯瑞堂和一些被鏟去名字的堂屋,每一棟古居都讓我留戀驚歎。有鏤空雕刻的石頭門庭,有雕成各色人物故事的木質窗櫺,有畫有各式花鳥魚蟲的白石灰牆,有用仙翁、仙鶴等人物和動植物圖案雕刻成“福壽康寧”吉祥字畫的枋,有雕成鳳凰、鯉魚形狀的插拱,還有刻著描金的雀鳥和萬字、鑲嵌著紫色珠球的楠木大梁,處處精巧,件件匠心,無不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然而,今非昔比,歷經歲月的滄桑,這些古老的堂屋,或被風雨侵蝕,或被拆件盜賣,早已身影飄搖、傾斜危立,甚至破敗不堪了。

沿著青石小路順溪流折返而下,走了大約三百米的路程,青石小路就不再臨溪延伸了,而是往山腳處折進,讓出的臨溪空地,依溪勢建有一棟棟吊腳樓鋪面,與緊靠山腳建設的商鋪式木樓相對而坐,青石路則成了中間的小街了。可以想見得出,在鼎盛時期,這兩排商鋪曾歷經過多少熱鬧繁華!腳踩溜光的青石小道,觸控齊腰高的鋪臺,恍惚那些來往的商客和村民仍在此駐足,或猜拳斗酒,或閒聊茶飲,或挑籮叫賣,好一幅熙熙攘攘、樂在其中的畫面。聽當地一位老人講,最興盛的時候,這裡曾有四千多人,到處都是鋪面酒肆,一派繁榮景象。只是,鋪臺依舊在,門窗早閉停!各式各樣的酒樓店鋪,已然習慣於在時光中沉默,在風雨中搖墜!

踏著青石小路走至古村口,竟然建有一棟高大的古戲臺,戲臺檯面有四十餘平方米,離地五尺來高,皆由厚木板和粗大的圓木柱搭建而成。戲臺正面是一個拱形的木板牆,牆的的中央,是一幅彩色壁畫,畫有一個身著大紅袍的官員和一個小童,只是色彩已經斑駁,看不大清楚。臺下,便是觀眾席。聽當地老人講,觀眾席分男、女兩區,男區緊靠戲臺,大約能夠容納五六十人;女區面積較大,可容納一至二百人,中間不但用木柵欄隔開,而且比男區明顯高出有兩尺許,可謂互不干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還有戲班來演出過。”一直跟在身後那位當地老人向我介紹道。其實,看著這麼一個規模的戲臺,不用任何言語就能知曉,當年的情景,那是怎樣的一個熱鬧非凡!不過,從現實的角度來說,這個逐漸老去的戲臺,到底還能於這站立多久呢?這,才是我輩們應該認真思索的問題!

正所謂:曾經顯赫幾百秋,

名士輩出載史留。

如今尋跡徒嘆息,

往事哪堪付水流?

教育吾輩效先賢,

發奮圖強爭上游。

待到來年豪情日,

重振輝煌耀華洲!

TAG標籤:散文 幾聲 嘆息 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