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寶典

當前位置 /首頁/親子活動/育兒寶典/列表

父母別這樣教寶寶學說話早教

父母別這樣教寶寶學說話早教,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教育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教寶寶說話是一種常見的技巧,教育方式對於寶寶來說非常重要,以下分享父母別這樣教寶寶學說話早教。

父母別這樣教寶寶學說話早教1

認為寶寶聽不懂 剛出生的孩子,對成人的話確實聽不懂,但嬰兒的學習能力很強,當媽媽總是衝他微笑,對他說:“寶寶,我是媽媽”。“寶寶,這是奶,你餓了吧!”時間一長,這種語言資訊就儲存在了他的腦子裡。隨著他的智力發育,再經過幾十次的語言重複,他就明白,原來總抱著我的人就是媽媽。到了1歲的時候,他可能會叫“爸爸,媽媽”了;當有人對他說:“寶寶,你的球呢?”他會轉身去找,說明他已經明白了話的意思。

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當寶寶已經明白成人的話還不會從口中說出,若寶寶指著水瓶,成人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於是把水瓶遞給他,這種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因為他不用說話,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圖,並達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當寶寶想喝水時,你可以給他一個空水瓶,他拿著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時,會努力去說“水”,僅僅說一個字,你就應該鼓勵他,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父母別這樣教寶寶學說話早教

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兒童語言發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一般都是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應瞭解這一規律,但又不能遷就他,而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1歲左右的寶寶,語言處於單詞句階段,寶寶經常發出一些重疊的音,如“抱抱”、“飯飯”、“打打”,結合身體動作、表情來表達他的願望。如說抱抱時,就張開雙臂面向媽媽,表示要媽媽抱。到了1歲6個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個詞組合在一起,表達意思,這就進入了多詞句時期。開始時能把兩個詞重疊在一起,如“吃飯飯”、“媽媽抱”。快到2歲時,出現簡單句,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出“媽媽抱寶寶”,“寶寶吃飯飯”等。在這些發展階段中,孩子用小兒語是因為其語言發展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長因此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重複寶寶的錯誤語音 剛學會說話的寶寶雖然基本上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寶寶還存在著發音不準的現象,如把“吃”說成“七”,把“獅子”說成“希幾”,“蘋果”說成“蘋朵”等等。這是因為小兒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較弱;還不能正確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不會運用發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發“吃”、“獅”的音時,舌向上卷,呈勺狀,有種懸空感,而小寶寶不會做這種動作,把舌頭放平了,於是錯音就出來了。對於這種情況,父母不要學孩子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音就會逐漸正確。

語言環境複雜 有些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語言環境複雜,多種方言並存,這會使正處於模仿成人學習語言的小寶寶產生困惑,其結果是導致說話晚。因此在0.5—2歲這個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家人應著重教他正確的語言。

父母別這樣教寶寶學說話早教2

1、怎麼教1歲寶寶說話

通過臉部表情傳達資訊

日常與寶寶交流中經常用語調溫柔的方式跟寶寶說話,稍為緩慢或像唱兒歌一樣,增強寶寶交流時的注意力。說話不要遠離寶寶,同時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專心地聽著,運用簡單的語句清晰表達,通過臉部表情傳達資訊,讓他學習表達方式,以便寶寶更快地學會各種發音。

經常性地和寶寶保持交流

寶寶出生後,每天聽到父母和家人形形式式的語音、句子,雖然他還沒有清晰、準確的語言溝通本領,慢慢的就能辨別出不同聲音的差異,到了寶寶學說話的時候,對各種聲音的敏感性越來越強,家長應該保持經常性地交流。

2、如何教寶寶學說話

儘早“對話”:不要等寶寶會說話了再和他對話,儘可能早甚至從一降生就可以和寶寶“對話”了,當然這個對話更多是以非語言進行的',比如用心地記錄和分辨寶寶哭鬧的型別(餓、困、累、怕等各有各的哭法),並予以相應的迴應和滿足。

使用“媽媽語”:對於呀呀學語的寶寶,媽媽(或其他家人)和寶寶說話時,常常會不自覺地放慢語速、提高聲調並採用誇張的語氣說出或重複說出一些簡短的詞語或句子,這就是所謂的“媽媽語”。寶寶非常吃這一套,因為緩慢的語速、誇張的語氣、高揚的聲調和重複,是寶寶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更好地感受、學習語言。

成為“朗讀者”:很多優秀家庭的實踐證明,堅持給孩子朗讀、多給孩子講故事,從一開始就讓孩子接觸優秀的漢語而不是傳統中的嬰兒語,寶寶的語言能力可以發展到讓人驚喜的程度。

父母別這樣教寶寶學說話早教 第2張

3、1歲多寶寶不愛學說話怎麼辦

豐富生活內容。生活在單調環境中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不利,要讓孩子多接觸生活,多接觸社會,見得多、聽得多才有素材來說。

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兒童學說話是從聽說話開始的,所以要隨時提供聽說話的環境。對孩子說話語速要慢,要簡單明瞭,家長為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眼到嘴到手到。在兒童與成人交往時,在兒童最初自發發音的基礎上,以及視、聽、觸的過程中,通過生活活動和遊戲,他就會模仿成人的語音和語詞,也就是學會了說話。

當孩子發出語音、模仿成人說話時,一定要熱情地鼓勵與表揚,否則會使他的學語熱情減退。當然,有時兒童模仿得不像,成人也不要批評,應該多重複正確的語詞,幫助他改正。

不要急於滿足孩子的需求,鼓勵他儘量開口表達並及時給予獎勵,只有這樣才會使孩子儘早開口說話。

寶寶說話晚的原因

1、可能是智力低下

引起語言發育遲緩最常見的原因是智力低下。智力與語言有極密切的關係,語言較其他方面更能反映小兒的智力水平。智力低下的小兒不能注意別人對他說些什麼,精神不能集中,模仿別人的語言的能力也差。

2、聽力有缺陷

聽力缺陷也會影響語言的發育,嚴重聽力喪失的小兒無法學習說話,若聽力·喪失不太嚴重,還可以看著別人口脣動作學著發音,口形變化明顯的容易學,如“撥、夫、嗚”等音,但對一些依靠舌頭運動發出的聲音,如“哥、勒、了”等,由於看不見舌頭的運動,學起來就困難了。

3、家庭的遺傳因素

家族因素與說話早晚也有關係。有些孩子智力發育正常,又沒有聽力障礙,也沒有找到其他疾病,僅僅是說話晚。這種小孩與家族遺傳有關,孩子的父母說話可能也晚。

4、環境影響

環境因素對孩子語言的發育影響很大,在西方社會,慈善機構裡撫養成長的小兒,語言發育較一般家庭的孩子要晚,開始學習說話和組成句子也都比較晚。

導致孩子語言障礙的原因

1、發育遲緩:大多數說話晚、說話不清楚的孩子都是由於發育遲緩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出現不會講話或講話不清楚。

2、智力低下:科學研究證實,智商愈低的兒童,說話的能力愈差,一些智商低於50的兒童甚至不能發展必要的說話技能。

3、聽力障礙:有聽力障礙的孩子由於聽不到別人說話,以至於自己也不能好好的學習說話,導致講話不清楚。

4、構音器官異常:構音器官包括肺、喉、面部、口部肌肉、硬顎、顎嚥肌、舌、下頜等,由於構音器官發生異常,也可能會造成語言的發育障礙。

TAG標籤:學說話 早教 父母 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