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寶典

當前位置 /首頁/親子活動/育兒寶典/列表

孩子早產幾個月能存活

孩子早產幾個月能存活,37周之前出生的新生兒就屬於是早產兒,這時候是離不開父母的精心呵護的,調整好新生兒的作息才能更好的成長,下面為大家分享孩子早產幾個月能存活。

孩子早產幾個月能存活1

早產兒存活率的現狀

由於現在科技比較發達,而且現在孕婦所攝入的營養普遍都比較好,所以早產兒的存活率也大大提高。有資料統計,在現代醫學技術支援之下妊娠期長度與存活率之間關係大致為:23周17% ,24周39%, 25周50% ,26周80% ,27周90% ,28~31周90-95% ,32~33周95% ,34+周存活率與足月寶寶幾乎一樣。

據資料記載,世界上最早出生並存活的早產兒是21周+5天,出生在加拿大。所以說,基於胎兒發育的基礎上,胎兒的存活是一個概率問題,是否能夠活下來還需要靠現在發達的醫學科技。

孩子早產幾個月能存活

就醫學上來說,存活率與以下因素相關:胎齡或早產兒在**內的週數、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和健康併發症的數目和範圍,根據胎齡和出生體重,早產兒被劃分為輕度早產兒、中度早產兒和極端早產兒三大類。

輕度早產兒指胎齡足 33 至 36 周和/或體重為 1.5 到 2.5 千克的嬰兒。

中度早產兒指胎齡足 28 至 32 周,體重為 1 到 2.5 千克的嬰兒。

極端早產兒指胎齡不足 28 周或者體重輕於 1 千克的嬰兒。

輕度早產兒存活率大於中度早產兒,極端早產兒的存活率最低。這就形成直觀理解:除非早產之外因素引發其他併發症,否則嬰兒在的時間越長,器官發育越成熟,從而更好地準備外界生存。

孩子早產幾個月能存活2

早產一般在28個孕周,即7個妊娠月的嬰兒是可以存活的。

一般來說,新生兒越接近於足月,器官的功能越成熟,存活率就越高,越早產存活率就越低。早產是指在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間分娩。但目前28周以上的寶寶存活率已經很高了,有些醫療技術先進的醫院甚至是可以救治24、25周的早產兒,建議有早產風險的產婦要定期產檢、及早進行早產風險評估,之後再根據醫生建議提前進行相關治療,爭取降低早產風險,提高胎兒存活率。

孩子早產幾個月能存活 第2張

28周早產兒的存活率是多少

一般足月孩子是在孕40周左右出生,28周的早產兒相對來說各系統的發育成熟度以及各臟器的功能都比較差,孕周太小,孩子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比較多。具體情況要根據孩子的發育、狀態、吃奶及大小便等綜合分析。現在醫學也比較發達,不要擔心。孩子放置在保溫箱,做好與醫生的密切配合,積極給孩子進行治療,孩子應該能健康成長的。

在發生早產的情況下,胎兒的預後與其妊娠週數有相當的關係:

23周大的早產兒存活率只有8﹪以下。

25周大的早產兒約有50~60﹪的存活率。

26~28周早產的存活率可達85﹪。

29周以上出生的胎兒存活率可超過90﹪。

存活率還是很大的,一般七個月在特定的環境下存活率是很大的。26~28周早產的存活率可達85﹪。但是早產兒容易有一些疾病,如呼吸窘迫、窒息、肺部發育不全、開放性動脈導管、壞死性腸炎、顱內出血、神經系統異常、眼球晶狀體後纖維化增生、視力不良、新生兒敗血症及死亡。

主要的原因在於早產兒各器官發育未完成,器官功能及免疫力均不良。除去先天異常者,早產所造成的死亡佔了新生兒死亡的75﹪。

孩子早產幾個月能存活3

早產的後果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你去網上查閱早產兒相關的資料時會發現,中國的早產率大約為8%左右,除了死亡率比較高以外,還有很多和早產兒相關的嚴重併發症和後遺症,例如腦癱,發育遲緩,聽力障礙,視力障礙等。

其實,早產並沒有那麼可怕,這些嚴重的併發症或後遺症主要是和孕周相關,孕周越早出生體重越小,併發症和後遺症的發生率越高。

真正導致最大危害的還是佔早產比例較小的極低出生體重兒(VLBWI,出生<1500g),特別是超低出生體重兒(elbwi,出生體重<1000g)。

以美國為例,1997年美國統計<2500g早產兒的發生率為7.5%,其中<1500g的早產兒只佔1.4%,但其死亡率佔新生兒死亡率的50%,佔殘疾兒的50%。

澳大利亞統計低出生體重兒、極低出生體重兒、超低出生體重兒的發生率分別為5.0%、1.1%和0.5%,分別佔圍產兒死亡率的56%、45%和35%。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改善,VLBWI和ELBWI的存活率還會繼續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天價的醫療費用和早產兒的嚴重後遺症。所以,究竟哪些早產兒需要搶救,哪些早產兒不得不放棄搶救而只進行安慰性護理,一直都有爭論。這裡既有醫療水平的問題,也有經濟條件的問題,現在考慮越來越多的還有倫理原則。

孩子早產幾個月能存活 第3張

搶救或放棄極低和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的依據是什麼?

早產兒是否能夠存活,以及存活後是否會發生後遺症,主要取決於出生時的孕周和出生時的體重。即使是孕周和出生體重相同,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早產兒的存活率和後遺症的發生率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在妊娠22周時,不管出生體重多大,歐洲嬰兒的預計存活率為2%~3%。在妊娠24周以後,在孕周相同的情況下,出生體重不一樣嬰兒的存活率會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在24周時,出生體重為250~499g時,存活率為9%(7%~13%),而在出生體重為1000~1249g時,存活率為21%(16%~28%)。

在妊娠28周時,出生體重為500~749g(低於第10百份位數)的嬰兒存活率為63%(56%~70%),出生體重為1250~1499g的嬰兒存活率為90%(87%~92%)。在妊娠32周時,出生體重為750~999g嬰兒的存活率為80%(70%~88%),出生體重為1500~2499g的嬰兒存活率為98%(97%~99%)。

不過請注意,以上所提到的資料是來自於歐洲的資料,不能簡單地在中國引用。中國國內關於不同孕周和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存活率的研究大多數是小樣本,單中心的報道,不同地區和機構所報道的存活率和傷殘率會有明顯的差異,除了醫療水平的差異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社會因素就是醫務人員和患兒的家長對早產兒搶救所持的態度。對於孕周比較早,出生體重比較低的早產兒,許多醫務人員和患兒家長會採取比較消極的態度,往往會導致放棄搶救。

由患兒家長決定自動出院。自動出院早產兒的結局大多數是不可避免的死亡,這些死亡有時會被統計在醫療機構的早產兒結局的資料中,但是多數不會被統計在內。這會嚴重影響統計資料的可靠性,也就導致我們的資料無法進行有效真實的比較,更無法和國外的資料進行對比。

面對搶救或放棄搶救的難題時,醫患雙方應該怎麼辦?

對於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特別是VLBWI和ELBWI的處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會有不同的方案。有研究者對15篇不同國家和組織的關於ELBWI處理方面的指南進行了比較和分析,這些指南來自加拿大、美國、德國、新加坡、法國、英國、瑞士、荷蘭、澳大利亞、西班牙以及一些國際性的學術組織,其結論可以供大家參考。

對於孕周太小的早產兒,所有指南的看法比較一致:孕周≤22周時,新生兒無存活希望,不處理。妊娠22~22+6周被認為是人類存活的.邊界,不推薦積極處理,除非是安慰性護理。

對於妊娠25~25+6周,所有指南的看法也比較一致:分娩前使用糖皮質激素促進胎肺成熟,必要時行剖宮產分娩胎兒,對所有新生兒進行積極搶救,除非是有致命的畸形。

從這些指南來看,23~24周是所謂的“灰色區域”,處理建議是根據“個體情況”和“父母的願望”決定是否進行積極搶救。在一些國家,“灰色區域”會延伸至25~25+6周。

中國的現實情況是:在一般三級醫院,只有孕周達到30~32周,出生體重達到1000~1500g時,新生兒的存活才能比較有保證。“灰色區域”一般在28~30周之間,低於28周時多數醫務人員和患兒父母基本上會選擇放棄搶救。在中國廣大欠發達地區,“灰色區域”會延伸至30~32周,即使孕周達到30~32周、出生體重達到1000~1500g,也不一定都會選擇積極搶救。

對於處於“灰色區域”的早產兒,究竟是積極搶救還是放棄治療,需要患兒父母在充分知情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理性的選擇。但是,這需要有一個前提。

就是醫務人員能夠提供自己醫療機構的相應出生孕周和出生體重早產兒的存活率、傷殘率以及可能的醫療費用。但是大多數的醫療機構往往無法準確地提供以上的資料,雖然可以參考國內文獻上所介紹的資料,但是這些小樣本、單中心的資料一來不一定準確,二來不一定適合本醫療機構。

所以,現在可以非常容易地回答本文題目中所提出的問題:早產,多早是太早?沒有標準答案!上海的答案不適用於廣西,三級醫院的答案不適用於一、二級醫院。

所以,比較理性的做法是每家醫療機構都要制訂自己的處理原則。首先是查詢國內外文獻並將這些資料與自己機構的不同孕周早產兒存活率和傷殘率的資料進行對比,讓相關科室的醫務人員甚至患者參與討論,根據當地的實際醫療狀況制訂自己的指南,在實踐中使用指南並根據醫務人員和早產兒家長的反饋對指南進行修訂和完善。

PS:為了讓大家有個初步印象,把一婦嬰近兩年早產兒存活率的情況分享如下:

25周:46.15%,

26周:62.5%,

27周:78.57%,

28周:88.24%,

29周:88.10%,

30周:100.00%,

31周:97.30%,

32周:96.03%,

33周:100.00%。

資料會因為統計的年份或月份的不同而改變,特別是28周之前的資料。由於在25周之前患兒家長選擇放棄搶救的比例比較高,所以患兒的數量比較少,存活率的資料也會有比較大的波動。由於不同機構的成功率會有較大的差異,因此不能簡單地看我們的資料。

TAG標籤:早產 存活 #